9月23日,,,国际泥沙研究培训中心成立40周年泥沙与土壤侵蚀国际研讨会在北京举办。。。水利部副部长李良生介绍,,,,近年来我国开展了大规模江河湖库治理、、、、水土保持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年均减少土壤流失16亿吨,,,水土流失面积持续下降,,,水土保持率持续提升,,,河湖生态持续改善。。。。9月24日,,水利部、、自然资源部联合印发《关于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参与水土流失治理的指导意见》(办水保〔2024〕243号),,,提出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参与水土流失治理的支持政策和保障措施。。。
我国是世界上泥沙问题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尤以黄河上中游显著,,,水土保持工作更是一项长久的,,综合性的系统工程,,,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
一、、规划引领,,科学制定水土保持规划
水土保持规划是合理开发利用水土资源的主要依据,,,,也是农业生产区划和国土整治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编制水土保持规划,,,应明确区域土地利用方向、、治理措施布局、、、实施步骤和目标、、、、并指定保障措施。。。。根据规划的地域大小,,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以大流域或其主要支流为单元,,,,或以省、、市、、、县为单元,,,按不同水土流失类型区分别提出水土资源开发利用方向,,,,确定保持水土的主要措施、、、治理的重点地区与重点项目。。另一类是以小流域或以乡镇、、村为单元,,具体确定农、、、、林、、、、牧业生产用地的比例和位置,,,,布设各项水土保持治理措施及具体实施程序。。
二、、、、因地制宜,,,实施水土保持综合措施
水土保持治理要特别处理好治坡与治沟之间的关系,,,上游和下游的关系,,,工程、、林草和耕作三大措施之间的关系,,,采取综合措施全方位治理水土流失。。水土保持措施主要分为工程措施、、林草措施和耕作措施三大类。。。。
工程措施是为防治水土流失,,,,保护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而修筑的各项工程措施,,,包括治坡工程(如梯田、、台地、、、、水平沟、、鱼鳞坑等)、、、、治沟工程(如淤地坝、、、、拦沙坝、、谷坊、、、、沟头防护等)和小型水利工程(如水池、、、、水窖、、、排水系统和灌溉系统等)。。
林草措施即采用造林种草的方式,,增加植被覆盖率,,维护和提高土地生产力。。。。主要包括造林、、种草和封山育林、、育草,,,,保土蓄水,,改良土壤,,增强土壤有机质抗蚀力等方法。。。林草措施是水土保持工程应用最普遍也是最接近自然解决方案的措施。。但植被的增加容易导致土壤水分降低,,,,形成土壤干层,,土壤供水与植被耗水矛盾尖锐,,,,尤其是在水土流失问题严重的黄土高原地区。。。专家通过研究柠条、、沙柳、、、苜蓿等不同植被的承载力,,,提出密度调控和林草转换等土壤干层修复措施,,并提出未来的植被建设应该以水定植、、合理配置、、科学管理。。。。
耕作措施是改变坡面微小地形,,,改良土壤,,,,提高农业生产的技术措施,,如等高耕作、、、等高带状间作、、、沟垄耕作少耕、、免耕等。。
典型水土保持工程示例
三、、强化管理,,,全面加强水土保持监测
水土保持监测是指对水土流失发生、、、发展、、、危害及水土保持效益进行长期的调查、、、、观测和分析工作。。综合运用调查监测、、、地面监测、、遥感监测等手段,,,,摸清水土流失类型、、、、强度与分布特征、、危害及其影响情况、、、发生发展规律、、动态变化趋势,,对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和生态环境建设宏观决策以及科学、、、合理、、、、系统地布设水土保持各项措施具有重要意义。。。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发挥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在政府决策、、、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公众服务中的作用。。。。在水土流失状况方面,,重点监测水土流失面积、、、分布、、、、土壤流失量及变化情况等;在水土流失防治成效方面,,重点监测水土保持工程、、植物的位置和数量,,,,以及实施水土保持措施前后的防治效果对比情况等;在水土流失危害方面,,重点监测水土流失对主体工程、、、周边重要设施等造成的影响及危害等。。。
四、、健全机制,,,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参与
健全完善水土保持多元化投入机制,,,激活释放政策红利,,,,加快推进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增加优质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供给,,,,对助力乡村振兴和美丽中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鼓励社会资本采取自主投资、、与政府合作、、、公益参与等方式,,,,参与小流域综合治理、、、、坡耕地综合整治、、、侵蚀沟治理、、淤地坝和拦沙坝新建及改造、、崩岗综合治理、、、石漠化治理、、固沟保塬等水土保持工程项目,,,,及其投资、、、设计、、、建设、、、管护等过程。。。。
社会资本主体投资水土保持工程,,,可以依法依规取得自然资源资产使用权及相关权益,,,,开展生态产品开发、、、产业发展等活动;形成的新增耕地、、、碳汇增量等水土保持生态产品关联权益可以依法依规参与交易,,,,获取合理收益。。。地方各级政府可以按照有关法律法规通过投资补助、、运营补贴、、、、金融支持等方式保障社会资本主体获得合理收益。。